作者/十八子贾阳
全球范围内,提到主题公园,大家公认做得最好的是迪士尼。但在亚洲,华侨城位列第一,年华侨城主题公园游客接待量万人次。在包括华强方特、长隆在内的全球主题公园10强中,华侨城的游客增幅最大,达到32.9%。
华侨城以做主题公园起家,众人耳熟能详的“锦绣中华”“世界之窗”“欢乐谷”都出自其手,由此诞生出的“旅游+地产”模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被人称道。
年,房地产出现疲软,华侨城提出往“文化+旅游+城镇化”和“旅游+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发展模式转型。这几年动作不断,在今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市场土地流派宗的情况下,华侨城依然豪掷亿元拿地。
本来,这是房地产低迷期,华侨城逆势翻盘的举措。
让人意外的是,8月21日,华侨城A发布的中报显示,华侨城A上半年的旅游综合收入出现了27.31%的下滑。娱乐资本论的矩阵号河豚文旅(ID:hetunwenlv)梳理华侨城A近三年的数据发现,这是半年报文旅综合收入表现最差的一次。
有人提出,这是景区升级改造的结构性原因;也有人认为,这几年华侨城的步子迈得有些大,做文化旅游,还得在文化IP打造上多多发力。
就在前几日,融创成立文旅集团,与地产集团分开独立运营;恒大旅游一直以来也在打造“中国海南海花岛”和“恒大童世界”;两者均有持续做大的意思,但其背后都需要内容产业的支持。
或许,这恰恰是文娱内容产业的新机会。
文旅表现近年最差的一份财报
自年华侨城在深圳湾种下一颗“欢乐”的种子,十余年主题公园类的产品都颇受好评,一度成为爆款。
年,许多人还不知道“主题公园”是什么,华侨城“一步迈进历史,一天游遍中华”的实景微缩景区“锦绣中华”试业了。同年国庆,游客数高达3万人。据说当时的深南路还迫于人流压力,让出一半作为停车场。
年,余万人涌入50多万平方米的民俗文化村,这个荟聚各种民间艺术、民俗风情、民俗建筑火了。
随后是融世界奇观、古今名胜为一体的“世界之窗”。也是在这一年(年),华侨城在旅游界异军突起。
华侨城的人想知道后续还能什么。他们到各地去考察,分析国外做得好的主题公园,发现连锁经营是趋势。于是,年,以游乐设备为主的欢乐谷开园,之后,华侨城的项目遍地开花。
在外界看来,华侨城是有眼光的,而且综合实力也强。
华侨城A是华侨城集团旗下最重要的上市公司,房地产和旅游综合业务是其两大主营业务。多年来,这两项业务的营收占比大致保持在地产50-60%、旅游40-50%的水平。今年上半年,该营收格局被打破,旅游综合收入的营收占比仅为31%,房地产占比为67%。
河豚君梳理华侨城A近三年房地产及旅游综合业务的情况,发现,上半年的旅游综合收入竟出现了27.31%的下滑。
要知道,根据《年全球主题公园调查报告》,年,华侨城主题公园游客接待量万人次,位列全球主题公园集团四强,亚洲第一。在前10位的主题公园中,华侨城的游客增幅最高,达到32.9%。
按理说,正常情况下不应该出现如此大的降幅。华侨城是直属国资委的央企,旗下拥有欢乐谷、世界之窗、锦绣中华等大家耳熟能详的金字招牌,还有各地的生态旅游度假区、欢乐海岸等优质景区。这些位置优越、运营成熟的文旅资产与地产相比,往往具有抗经济周期波动的能力。
而且,华侨城对外“旅游+地产”的拿地模式一直是区别于其他房企的特色,在各大房企逐鹿一二线城市、竞争激烈的条件下,华侨城仍能以独特的模式(短期内凭借低成本土地享受高毛利,长期可通过低成本沉淀优质商业物业等)对地方政府产生极大的吸引力。
华侨城A在半年报中也透露,“上半年欢乐谷连锁游客量和收入均实现同比增长,其中接待游客同比增长13%。”此外,华侨城上半年新增两个主题公园,投资10亿元的北京欢乐谷四期甜品王国开放,投资5亿的天津玛雅海滩水公园也正式开放。
对于文旅板块营收下降幅度如此之大的原因,西南证券分析认为,“华侨城A在旅游业务板块公司着力进行供给侧改革,上半年部分旅游项目整改升级”。受此影响,报告期旅游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6.8亿元,同比下降27.3%,但毛利率提升2.1个百分点至37.5%,下半年随着营销力度的加大及新投旅游项目放量,全年旅游板块营收有望恢复增长。
也有业界观点指出,这与华侨城A旅游业务的营收构成有关。华侨城A的旅游综合收入中,园区配套物业租售、酒店收入占很大比重,而门票收入、园区内消费收入、文化演艺项目收入相对较少,这跟国内大部分景区依赖门票收入的营收模式大不相同。华侨城A也在财报中解释称,“营业收入增幅低于上年同期,系受房地产项目结转时间分布不均衡的影响,结转规模增幅收窄所致。”华侨城的“文旅”,走的是地产style.
这种模式在近几年成了房地产行业的“显学”,在华侨城深入全国二三线城市、发展“全域旅游”的过程中继续提供动力,也为许多同行所效仿。许多房企的同类项目虽以旅游、文化为名,但目标直指地产。
一时间,全国从一线到三四线城市,主题公园、文化小镇等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质量参差不齐。政策的雷霆随即降临。
今年4月份,发改委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规范主题公园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要求严禁以主题公园建设名义占用各类保护区或破坏生态,严格控制主题公园周边的房地产开发,不得与主题公园捆绑供地和审批,从严限制主题公园周边住宅用地比例和建设规模,不得通过调整规划为主题公园项目配套房地产开发用地等。
这几乎给“地产+文旅”的开发模式判了死刑。
分析下来,在数据可信的前提下,华侨城此次账面上的文旅“败退”并不算大问题,将时间轴拉长之后会发现这不过是一个技术性的波动。
但以上政策才是摆在华侨城经典开发模式面前的大难题。
“高筑墙,广积粮”,试图提高竞争壁垒
不过,财报中还有一些更有意思的数据,揭示了华侨城之后几年的文旅野心。
财报显示,8上半年,华侨城实现营业收入.1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7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1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16%。华侨城总资产达到.23亿元,较去年年末增长18.10%;净资产为.48亿元,较去年年末增长3.46%。
河豚君梳理发现,虽然华侨城在最新报告期内的利润增速创下了近几个季度的低点,但有3点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