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新知人物7安东尼布朗率领4

中科与白癜风患者同在 https://weifang.dzwww.com/cj/201711/t20171123_16264512.htm
01:15封面新闻记者何晞宇从发现日月星辰不停运动的那一刻起,人类就发明了各种观测、测量和计算的方法,试图确定星星们的位置,找出日夜交替、物候变迁以及自身存在的线索。从观察测量地球,月球、太阳,确定三者之间的位置到测量行星、恒星之间的运动。天文学通过不断测量,计算,不断与谬误和传统观念角力,发展为现代科学最重要,最具实证精神的一门学科。直到现在天体测量学依然是所有天文学科的基础。天体测量突破3D星图史无前例年4月25日,天体测量学再次迎来历史性突破:欧洲空间局(以下简称欧空局)盖亚项目公布一张史无前例的银河系彩色3D星图。这张地图记录了近17亿恒星位置,并详细标注了其中超过13亿恒星的颜色、位置、自行数据等等。《自然》杂志预计此次新图所带来的数据,将让科学家们“忙活”数十年。年底,《自然》杂志将年度科学家荣誉授予盖亚项目数据处理和分析联盟主席,荷兰天文学家安东尼·布朗(AnthonyBrown)。他在银河天体测量领域超过20年的艰苦工作,为未来银河系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安东尼·布朗带领多人的团队,兢兢业业耗时六年,绘制出一张大小为GB的星图。星图涵盖了银河系约13亿颗恒星的位置和运动,为人类研究银河系提供了珍贵的数据库。盖亚数据处理和分析联盟部分成员合影。图/欧空局组建“盖亚”团队将目标瞄向太空盖亚是希腊神话中的女娲,她从混沌中诞生,创造了宇宙万物和众神。年,欧空间提出新一代恒星探测器项目:“天体物理全球天文干涉仪”(GlobalAstrometricInterferometerforAstrophysics),简称盖亚(Gaia)。10年后,欧空局发射全新的空间望远镜,沿用了前项目的名称,将新的空间望远镜命名为盖亚。盖亚专为天体测量而设计,以前所未有的精度测量恒星的位置、光度和径向速度,旨在构建人类历史上最精确的银河系三维星图。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在读博士、中国科普作协会员刘博洋告诉封面新闻,盖亚测量的是银河系恒星的一些非常重要的基本数据。如盖亚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测定恒星间的距离,根据恒星间距离又可以精确测定恒星的光度,而天文学研究的很多方面都要依赖恒星的光度。“所以盖亚给出的数据相当天文学研究的一个基础,这个基础打牢以后,很多问题就能解决。比如哈伯常数(宇宙膨胀理论中所使用的一个基础常数)的确定,在盖亚给出更精确的数据以后,这个问题就可能得出一个新的解答。”盖亚自年升空以来,已成功发布过两次观测数据。年,盖亚曾发布过一次数据集,由于观测时间有限,仅追踪了万颗恒星的距离和运动。而年4月发布的最新数据集是两年前倍,来自于过去两年内对单颗恒星及其运动的25次单独观察所得。刘博洋表示盖亚观测的次数越多,对同一天区覆盖的次数越多,所得数据精度就越高。盖亚发布的最新银河系三维星图全天星图发布天文学界雀跃盖亚的全天星图发布令天文学界雀跃不已,但盖亚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联盟(DPAC)领导者安东尼·布朗却告诉《自然》杂志,当时他的第一感觉是“太累了”。安东尼·布朗来自荷兰莱顿天文台。他于年加入欧空局盖亚项目,已经为该项目服务超过20年。安东尼·布朗所领导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联盟由超过20个国家的科学家和软件工程师组成,他们负责盖亚浩瀚的数据处理工作,并编制恒星目录。相对于利用盖亚数据探索宇宙奥秘的其他天文学家来说,安东尼·布朗的任务有点枯燥:他要需要协调联盟成员们的工作,确保数据处理有序开展。安东尼·布朗在4月的发布会上表示,这是一次了不起的成就。成像的效果比预计的要好很多。而接下来他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盖亚在未来的3年内,预计还有两次数据集发布。虽然盖亚已完成项目设定的目标(10亿恒星数据),但这仅仅是银河系恒星数目的1%多一点。但盖亚仍然在努力,期望在项目结束之前,以更准确的距离和光度数据,接触到更遥远的恒星。(图据网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bing91.net/fydyy/140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