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羊支原体肺炎的诊治
绵羊支原体肺炎的发病对象主要是出生一到三个月之内的羔羊,这种疾病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发生,已经成为影响羊养殖业的一种典型传染病。对于这种传染病的控制,免疫和预防才是有效的手段。文章结合实际病例,针对绵羊支原体肺炎的诊治提出了相关治疗和预防措施。
1绵羊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症状
患有绵羊支原体肺炎的开始的症状是羊不进食,精神萎靡不振,呼吸急促,接着出现咳嗽现象,呼吸困难,并且鼻液带血,之后出现干咳现象。对病羊听诊,有支气管呼吸音和摩擦音,按压羊的胸壁,羊有疼痛感。有的病羊有腹胀、腹泻、口腔溃疡、腰背拱起等症状出现。同时,绵羊在感染支原体肺炎的过程中,会出现进食量减少的现象,绵羊的背部会隆起,妊娠羊会出现流产现象。在相关治疗人员利用青霉素与链霉素开展治疗工作的过程中,并没有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甚至会影响绵羊身体健康性,难以提高其发展效率。
2对患绵羊支原体肺炎羊的剖检
在胸腔有淡黄色液体,在空气中暴露以后形成纤维蛋白凝块,肺部有肿胀、充血、出血现象出现,血管内有血栓形成。肝部病变区表面凸出,肝切面呈大理石样,支气管淋巴结肿大,其切面有出血点。同时,在对绵羊进行实验室检验的过程中,可以发现绵羊血液中存在较多支原体病菌,可以确定绵羊感染了支原体肺炎疾病。
3绵羊支原体肺炎的发病机制
第一、支原体具有吸附性。有肺炎支原体的顶端吸附蛋白,能吸附到肺泡表面以及器官绒毛表面,另外胞膜表面的绒毛也可能与支原体的这种吸附作用有一定关系。第二、绵羊支原体具有利用宿主细胞成分的功能,并且在宿主细胞中分泌对宿主细胞有毒的产物。绵羊肺炎支原体会产生过氧化物,导致呼吸道纤毛脱落,而呼吸道纤毛脱落会阻碍宿主细胞对炎性渗出物的清除,进而导致呼吸道出现疾病。第三、宿主细胞的细胞膜与绵羊支原体会发生相互融合,这扰乱了细胞间正常的物质和信息交流,导致细胞异常状况出现。
4病因分析
绵羊支原体肺炎的多发于冬春交替的时间,出生一到三个月的左右时间的羔羊是主要患病群体,且难以治愈,羊的死亡率很高。在引进品种羊的过程中会经过长途运输,另外,饲养方式的改变,加上环境的巨大差异,新疆气候干燥,多尘土等,多种条件加剧疾病的传播。在冬天,昼夜温差大,对羊有刺激,使羊的抵抗力下降,容易患病;其次是羊圈通风性不好,湿度大引起各种病菌滋生,导致羊患疾病。冬春季节由于缺乏足够的食物,羊的营养跟不上,也使羊的抵抗力下降,绵羊支原体肺炎发病率增高。同时,绵羊在实际生长的过程中,会因为缺乏足够的青草出现免疫能力降低的现象,如果饲养人员不能合理配置饲料,就会导致免疫体制下降,进一步影响免疫疾病的抵抗能力,出现了支原体肺炎疾病,再加上新疆早晚温差较大,绵羊很容易在免疫能力降低的情况下,感染各类疾病。
5绵羊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措施
在绵羊支原体肺炎疾病实际治疗的过程中,相关治疗人员必须要制定完善的治疗制度,建设相关治疗方案。首先,在实际治疗期间,相关治疗人员必须要利用通风换气的方式开展治疗工作,减少有毒气体的存在。其次,相关治疗人员要利用各类抗生药物开展相关工作,这样,才能提高绵羊的抗病能力,增强其发展效果。最后,在实际治疗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要注重治疗工作效果,主要因为绵羊支原体肺炎的治愈率很低,只有百分之三十左右,发病率为百分之二十,死亡率高达百分之七十。使用磺胺嘧啶钠注射液、氟苯尼考以及泰勒菌素进行治疗,效果不好,使用头孢曲松钠治疗效果显著,但药物较贵,治疗代价高。青霉素、氨基比林等治疗公羊效果差,在停止用药后,病情会出现反弹,丁胺卡那霉素的治疗效果也不是很好。如果在羊患病之初,使用足够剂量的土霉素或者氯霉素进行治疗,效果很好。
6支原体肺炎的预防措施
针对发病羊群要进行封锁,对可疑病羊要进行隔离和治疗,假定健康的羊也要进行隔离和治疗;圈养过病羊的羊圈、饲养用具都要进行消毒处理,病羊的尸体和粪便在消毒后还要进行无公害处理;对羊的饲养要满足羊生长发育的营养,羊饮用的水要保持洁净。在放牧时不要到病羊去过的草场,以免被感染。在对支原体肺炎进行预防的过程中,相关预防人员必须要重视羊舍的清洁性,保证能够提高其预防效率。首先,要减少羊舍中有害气体的含量,除了要提高羊舍通风性之外,还要重视防潮去湿工作效果,加强污水消毒工作力度,同时,还可以在衍射中铺设一些垫料,这样,才能提高其预防效率。其次,在规模化养殖的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要保证衍射布局科学性与合理性,利用科学方式开展废物清理工作,这样,才能减少恶臭气体污染问题。最后,在绵羊衍羊舍实际清理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生物吸附方式开展除臭工作,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优化绵羊支原体肺炎疾病的防治体系。
7结束语
通过对绵羊支原体肺炎的病因以及症状的分析以及对治疗措施的探讨,可以看出这种疾病的对羊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且治疗困难,难以控制。因此针对绵羊支原体肺炎的这种特点,要以预防疾病为主,防治结合,通过降低发病率,提高治愈率来控制疾病。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