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是穿梭城市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大多数人在地铁这个公众场所都是保持“正襟危坐”的姿势,但也有“少数派”是例外,就连在地铁上也有各种“不安分”的举动。前不久,就有一位小男孩因为在地铁上幽默搞怪的动作而走红。
事件回顾:
一名六七岁年龄的小朋友,在妈妈带领下乘坐地铁。刚巧小男孩就靠在了透明玻璃旁的座位上,小男孩搞怪地将自己的鼻子紧紧贴在玻璃上,因为积压变形的缘故,小男孩的鼻梁变成了“猪八戒”的翻版,两个略显夸张的鼻孔看上去特别搞笑。
而小男孩的妈妈非但没有阻止小男孩的行为,反而开始了一旁“神助攻”。拿着手机在旁边播放背景音乐,还将小男孩各种搞怪的动作录制成视频。
随后妈妈将小男孩的顽皮举动分享到网络上,欢乐走心的调子惹得网友们会心一笑,还有不少网友开玩笑道:从小就有幽默细胞的男孩,长大后必然是暖男,姐姐等你长大哦!
为什么小男孩一个搞怪动作会引起这么强烈反响呢?归根结底是因为对儿童幽默感的培养。俗话说得好:“爱笑的孩子运气不会太差”,幽默是一种很难得的个人能力。
具有幽默感对孩子都有哪些好处?1、社交能力强
人与人之间的社交距离,多数是靠笑声打破的。幽默的人大多都是很健谈的人,因此在社交领域,更快能够破冰与陌生人做朋友。
而且,他们很少与人“争锋相对”,即便是面对意见不合的尴尬时候,他们也可以用轻松诙谐的语言来化解矛盾。因此,幽默感强的孩子,往往在社交方面如鱼得水,更受欢迎。
2、抗挫能力强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挫折是成长路上必不可少的绊脚石。但具有幽默感的孩子,多数是乐观而积极的人,遇到不如意的事,他们极少会钻进死胡同。天生强大的幽默细胞,让他们哪怕身处绝境也能够积极乐观地面对困难。
3、创造力更强
幽默是一种很强大的能力,要激发浑身的幽默细胞,那就需要充分发挥创意。幽默感的存在,能够让人的认知层面得到提升,幽默感强大的人,通常都有各种稀奇古怪、奇思妙想的想法,较之于其他伙伴,幽默感强的孩子创造力更强大。
幽默是一门艺术,幽默也是一门才华。但幽默感并不是与生俱来,幽默感的培养不是依靠于书本知识,而是靠家庭教育的熏陶。
如何培养一个具有幽默感的孩子,应该从早期的幼儿教育开始灌输:1、0-1岁
这是孩子一生中脑细胞发育最快速的阶段,然后因为语言表达系统发育未完善,这个时候孩子的幽默感是集中在肢体语言身上。
家长可以观察孩子的习惯,陪伴孩子做一些他们喜欢的互动游戏,用相对夸张的肢体语言来让逗笑孩子,爱笑是幽默感启发的第一步。
2、1-3岁
过来人都应该记忆犹新,这个时候的孩子对“躲猫猫”似乎特别热衷,事实上这是一种肢体互动的语言表达。
这个阶段的孩子,逐步萌芽出自主意识,他们不仅对来自于父母的幽默语言有了理解,也会可以进行模仿,换言之这个时候的孩子不单是能够感受到幽默,而且还有了自己的幽默行为。
1-3岁对于孩子幽默感培养是很关键的时期,家长一定要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来,积极和孩子进行互动、交流,陪伴他们做一些看似幼稚的游戏,用笑声去点缀孩子单调的生活。只有父母具有幽默感,孩子才能从中受到启发与熏陶。
3、3-6岁
3岁是人生的第一道分水岭,为人父母者可以见到孩子这个阶段的“神奇变化”。他们逐渐有了“小大人”模样,他们偶尔会自由发挥自己的幽默细胞,做出可能让成年人无法理解的笑点行为。
3-6岁的阶段,也是宝宝幽默感最为旺盛的阶段,但一些严格的家长会把孩子的行为贴上“顽皮”、“不听管教”、“没有规矩”等负面标签,为了让孩子“改邪归正”,家长甚至会做出打压孩子的行为,其实这都是不理智的。
家长在这一阶段给孩子树立规矩的时候,不要被“条框”限制太死,方法可以灵活一些,尽可能换位以“童心”的模式来思考,给予孩子适当的包容与理解。同时,家长也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些色彩丰富的绘本、好评不错的动画片等,以作为培养孩子幽默感的辅助途径。
孩子的行为就是父母的翻版,所以幽默感的形成是靠家庭氛围潜移默化而转移形成。要培养一个幽默风趣的孩子,那么家长也应该变得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用积极乐观的态度营造一个和谐欢乐的大家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