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和类病毒是自然界最小的微生物。病毒有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等生物所具有的一般特性,但由于病毒无完整的酶系统,不能单独进行物质代谢,故必须寄生在一定种类的活细胞内才能生长繁殖。它的繁殖是以复制的方式增殖。大多数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由于病毒的直接作用,影响了细胞的合成,或由于病毒的复制增殖影响了细胞的结构,从而导致疾病。
?蜂胶抗病毒研究
蜂胶乙醇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病毒的生物和药理作用,尤以5%的蜂胶乙醇提取物抗病毒活性更显著。
Shevchenko等()报道,蜂胶乙醇浸出物,对小鼠A型流感病毒不仅在体外具有灭活作用而且在给小鼠接种流感病毒前2个小时,用5%蜂胶乙醇溶液滴鼻或雾化吸入,可抑制病毒繁殖,且无毒副作用。
Gucu()等报道,给小鼠鼻内接种APR8,以1%蜂胶二甲砜液进行腹腔注射,也表现出抑制病毒作用。
Crisan()等报道,通过细胞组织培养方法,证明5%的蜂胶乙醇浸出物,可抑制疱疹病毒的繁殖,表现出明显的抗病毒活性。
Amoros(,)等人用蜂胶提取物及蜂胶组分进行抗病毒试验,证明蜂胶中的高良姜素、山奈酚、槲皮素等成分具有显著抗病毒活性。蜂胶中的黄酮醇化合物的抗病毒作用大于黄酮类化合物,它们之间有协同抗菌作用。此外蜂胶对脊髓灰质炎病毒和疱疹病毒有很强抗性。
巴西的Macucci等人()及捷克斯洛伐克的科学家研究证明,用蜂胶提取物对流感病毒、牛痘病毒、乙肝病毒、疱疹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小泡性口腔炎病毒等进行抗病毒试验,结果证明蜂胶提取物有很强的抗病毒活性。
托多罗娃等人()研究证明,蜂胶提取物影响流感病毒A和B、牛痘病毒的复制。
?蜂胶的抗病毒特性
广谱性:与其他抗病毒药物或物质相比,蜂胶具有广泛的抗病毒作,不仅对动物性致病病毒,还对植物性病毒都表现出了良好的作用,对多种感染性病毒和非感染性病毒有强烈的抑制和杀灭作用,使蜂胶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无毒副作用:蜂胶属天然蜜蜂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对机体和细胞不产生毒副作用。
耐抗性:某些人工合成的抗病毒药物,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病原微生物容易对其产生抗体,主要是它们的成分单一。蜂胶的成分非常复杂,抗病毒的有效成分很多,,因此,各种病毒难以对其产生抗体。
肺炎是指肺泡腔和间质组织在内的急性肺实质性感染。
按病因分类可分为病毒、支原体、立克次体、细菌、真菌等。成年人常见的病因是细菌感染,如肺炎链球菌、厌氧菌、金葡球菌等,而肺炎支原体是年龄较大儿童和青年人的常见感染病因,婴儿和儿童的主要肺炎病原体是病毒,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老人患肺炎有时很凶险,易引起中毒性休克、昏迷,但体温不高甚至降低,白细胞也可不升高。由于引起肺炎的病原不同,临床表现也有区别。细菌性肺炎通常出现高热,胸部刺痛,咳嗽,常伴有恶心、呕吐、周身不适和肌肉酸痛等。病毒性肺炎主要表现为头痛、乏力、肌肉酸痛、发热、咳嗽、干咳或少量黏痰。支原体肺炎最初症状类似于流感,随着症状加重,可出现阵发性咳嗽,且咳嗽时有黏液脓性或有血丝的痰液。真菌性肺炎症状似急诊肺炎,发热畏寒,咳白色黏液痰,有时出现咳血、气促等症状。
蜂胶治疗肺炎
Tanasienko()曾报道了应用5%蜂胶乙醇溶液电雾化吸入法治疗2-14岁病孩52例的疗效,其中慢性肺炎15例,支气管哮喘10例,其他呼吸道炎症27例。供吸入的5%蜂胶乙醇溶液按病情给雾化吸入疗法5-20次,每次1-5分钟,治疗后休息20分钟。必要时隔1-3个月可重复治疗。15例慢性非特异性肺炎患儿,经治疗有14例炎症消失,并观察8-12个月未见复发,仅1例因支气管扩张进行了手术。Qux()分组观察了2-14岁非特异性肺炎并发支气管病变的患儿76例,用抗生素21例,抗生素配合10%蜂胶水溶液雾化吸入32例和蜂胶雾化吸入配合内服蜂胶酊23例的疗效,发现抗生素配合蜂胶吸入疗法最好。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