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19191921一百年前的中国青年

治疗女性白癜风疾病 http://m.39.net/pf/a_4779910.html

谨以此文纪念

卡尔·马克思诞辰周年

《共产党宣言》发表周年

五四运动周年

年,大不列颠的铁甲舰,敲开了大清帝国的大门,

这个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沦为了列强铁蹄下的殖民地。

年,辛亥革命的浪潮席卷华夏大地,终结了“家天下”;

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

年,学生、工人第一次站在了斗争的前沿,将中华民族的意识觉醒推向了高潮;

年,南湖红船之上,一轮红日在东方冉冉升起,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

伟大觉醒

年开年的凡尔赛宫,英、法、意、日、中等27国正在商议“大战”后的“世界和平”事宜。

这是自年鸦片战争,中国第一次以战胜国的身份站在世界政治的舞台上。

代表中国的是“北洋政府”派出的顾维钧代表团。

在出发前,每个人都认为西方帝国主义列强在华的一切特权即将废除,中华民族即将成为强大之国家。

此时的中国人正沉浸在战胜国的振奋和喜悦之中,无不认为,收回由德意志控制的山东主权是理所应当的事。

那些幻想着西方“自由、平等、博爱”的“知识精英”们怎会想到,所谓的“和平会议”本质是列强之间商量重新瓜分世界的幌子。

“弱国无外交啊”,羸弱的北洋政府甚至连在会上发言的机会都没有,哪里有机会捍卫山东主权,又哪里有机会废除袁世凯时期的“二十一条”?

身在北京大学教书的李大钊和陈独秀认识到了这次和谈如果成功将举国欢腾,如果失败积压百年的民族情绪将像火山山一样瞬间爆发。

时间来到的那年的4月低,不出所料的,刚刚拟出的《凡尔赛和约》完全无视中国收回山东的正当要求,决定让日本全盘接受德国在山东的特权。

故事也是从这一刻开始的!

年5月2日北京

这天,在《晨报》上,一篇题为《外交警察报敬告国民》的文章点燃了那积压百年的民族情绪。

文章中披露了巴黎和谈失败的消息,一时间,凡听到此消息的中国人,无不感到屈辱和激愤,一忍再忍,已经忍无可忍。

一股“奋起反抗、内惩国贼、外争主权、救亡图存”的热流迅速在全国蔓延。

在学校里,那些接受西方的“德先生、赛先生”的年轻学子们率先站了出来。

从课本里学到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法兰西欺骗了他们,宣扬“民族独立”的美国总统威尔逊也欺骗了他们。

这意味着把中华民族的生存希望寄托在虚伪的西方政客的幻想破灭了;

意味着“共和”的梦想该惊醒了;

意味着“资产阶级革命”该破产了。

这时北洋政府同意代表团在“和约”上签字的消息传到了北京大学,让原定在7日的游行提前到了4日。

留给华中民族救亡图存的时间不多了!

年5月4日北京

以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为首,约学生集结在天安门前。

打出“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拒绝签字”、“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的口号。

学生代表发言,情绪激昂,号召全国人民奋起救国。

一时间,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各地学生组织起了学生联合会,在各地组织罢课游行。

不敢抵抗列强的北洋政府,镇压起学生来却是绝不手软。一个月内有千余名学生被捕入狱,甚至有些学生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年6月5日上海

敌人越是肆无忌惮,越证明了我们的正义。

这天,上海的电车工人、码头工人、清洁工人相继罢工,六、七万人走向街头。

在北京、上海的学生和工人感召下,全国22个省、多个城市的民众加入了进来。

一时间风起云涌,中华民族全民意识,在这一天觉醒了。

少数派的“北洋政府”注定战胜不了全民的斗争,面对声势浩大的请愿、罢工活动,签订《二十一条》的曹汝霖、陆徵祥、章宗祥被免职,总统徐世昌辞职。

最终中国代表团未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运动、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这次运动极大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这是一次从学生、知识分子,再到工人的“广泛运动”,它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

年《共产党宣言》很甜

年春,浙江义乌分水塘村的一间柴房里,一位29岁的青年在忽明忽暗的油灯下,把《共产党宣言》从ABCD,一字一句变成了方块字。

从此,这本仅万余汉字的小册子,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

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先后在早稻田大学、东洋大学、中央大学学习文学、哲学、法学的陈望道返回祖国。

在那一年的6月,他一边在浙江第一师范教授语文,一边与师生积极投身于“五四运动”之中,反对旧道德、旧文化。

在这次运动中,陈望道通过革命烈火的磨炼受到深刻的教育。

他进一步认识到,改良是无济于事的,必须对旧制度进行根本的改革。

无产阶级革命,需要有相匹配的指导思想,这一重任交到了精通日语、英语和汉语的陈望道手里。

年3月,陈望道收到邵力子的一封信,“《星期评论》请他翻译《共产党宣言》”。

同时还捎给他一本日文版《共产党宣言》和李大钊从北大图书馆借来的英文版《共产党宣言》。

随后的日子,陈望道把自己“关进”了义乌老家的柴房。

时值早春,天气还相当寒冷,到了夜晚,刺骨的寒风袭来,冻得他手足发麻,但他始终废寝忘食地翻译全文。

一日三餐和茶水等,则常常由母亲送过来。有一天,陈望道母亲特地包了粽子,配了些家乡特产红糖,给陈望道补补身体。

他母亲把粽子和红糖送进去后,过了一会儿,在屋外问道:“是不是还要加点糖?”

就听陈望道说:“够甜,够甜了!”

等到母亲进去收拾碗碟时,只见陈望道满嘴都是黑乎乎的,原来他把砚台里的墨汁当作红糖,拿粽子蘸着给吃了!

就是这样,陈望道忘我地一字一字斟酌和推敲,“花了比平时多5倍的功夫”,终于在年4月底完成了《共产党宣言》的全文翻译工作。

《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和出版推动了中国共产党建党的进程。

年8月,陈独秀、李汉俊、李达、陈望道等人在上海法租界老渔阳里2号成立上海共产主义小组,这是中国第一个早期党组织。

年,上海成立中共上海地方委员会,陈望道为第一任书记。

-年“自由、平等、博爱”的法兰西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在前线修筑战壕、哨所等工事。

他们通过“北洋政府”用很少的钱征募了大量的中国劳工,让他们在最艰苦的“西线”从事着最累、最危险的工作。

在战后,为了打扫战场和恢复经济,法国再一次向“北洋政府”征募了一批劳工。

赵世炎在法兰西求学之际,正是国际垄断资本残酷剥削工人阶级的最高点。

赴法之前,他曾认为这里是“自由、平等、博爱”的发祥地。

当他在法国的铁工厂打工时,发现了许多中国劳工。他了解到在法华工总数有20万人之多。

这些华工,大多在布满地雷的“西线”战场上打扫战场,随时有被炸死的危险。

这些人衣衫褴褛,干最累最危险的活,更可悲的是还要受军方和资本家支配,等同于奴隶。

按合同这些人终身要受法国陆军支配,伤病死亡均不管。如果想回到中国,每位华工需要向法国陆军部缴纳法郎,要向公使馆缴纳0法郎,还要找5名法籍人士做担保。

要知道,这些华工一个月的薪水只有10法郎,这10法郎还要被扣去伙食费、卫生费、医疗保险......

当时华工们年积蓄不过几十法郎,根本付不起“赎身费”。

看到如此蛮横的条件和无耻的剥削,赵世炎决定要争取华工的人身自由。

在法兰西的大法院,赵世炎和周恩来将法国陆军部起诉。

最终,在一次次的起诉、罢工、游行等斗争之下,法院最终废除了,法国陆军部和“北洋政府”签订的“合同”,在法华工们获得了自由!

我们要记得他,赵世炎,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发起人、中央支委会书记,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

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英勇就义,他的生命停留在了26岁,他的灵魂永驻!

-年我们的法兰西岁月

年,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的一些有识之士,发起了以“输世界文明于国内”为宗旨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

“五四运动”前后,在“新文化运动”和“反帝爱国斗争”的影响下,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知识和真理。

在-年间先后共20批约多名青年学子,满怀理想,远涉重洋,踏上了梦幻的法兰西之旅。

年,因“五四运动”关押在天津看守所的周恩来,写诗赠给即将赴法的同学:

出国去,走东海、南海、红海、地中海,一处处的浪涛卷涌、奔腾浩瀚,送你到那自由故乡的法兰西海岸。

在法国,来自各省的进步青年齐聚一堂,“劳工之上主义”、“国家主义”、“无政府主义”、“实业救国主张”、“无政府主义”、“共产主义”等思想在这相互碰撞。

在这里,他们见到了代表法兰西复兴的“埃菲尔铁塔”,也经历了“经济危机”下巴黎的“悲惨世界”。

在国内,这些青年爱唱《马赛曲》,向往资产阶级大革命的故乡。到了那里,他们却转而高唱《国际歌》,由仰慕象征“自由、平等、博爱”的三色旗,变为向往十月革命的红旗。

在真理的感召下;在反对“善后大借款”的抗议中;在“反饥饿运动”中;在“占领中法里昂大学”的斗争中,热血的青年们在这里找到了追寻的真理。

在中国共产主义旅欧小组成立时,赵世炎有感而发:

我们站在巴黎铁塔顶上,

一片苍茫,翘首远望,腰肢北方,

万千风光令人神往,

听啊,列宁在演讲,

人民群众在鼓掌,

国际歌响彻云霄,

欢呼口号声若狂;

看哪,漫天大雪飘扬,

推翻了沙皇,赶走了豺狼。

工农武装,保护人民保护着党,

让我们齐声高呼,

共产主义万寿无疆!

古今中外,没有哪一次运动,像赴法勤工俭学一样,培养了如此众多的革命家、思想家、军事家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领域的杰出人才。

他们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

许多人为之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们的名字永垂青史。

年日出东方

年,李大钊回国后,积极投身于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一员主将。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的马克思列宁主义。

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和启发了李大钊,他以《新青年》和《每周评论》等为阵地。

相继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再论问题与主义》等大量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著名文章。

年夏至年春,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中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兴起。在上海、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以及赴日、旅欧留学生中相继成立共产主义小组。

年6月3日,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取道欧洲来到上海,与从西伯利亚南下的另一位国际代表尼科尔斯基会合。

他们很快与陈独秀、李达、李汉俊取得联系,并交换了意见。共产国际代表建议,“及早召开党的代表大会,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李达、李汉俊在征询陈独秀、李大钊的意见并获得同意后,分别写信给各地党组织,要求每个地区派出两位代表到上海出席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中共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规定党的纲领是:

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联合共产国际。

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充分说明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新型的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无产阶级革命的政党,这必然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犹如一轮红日在东方冉冉升起,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

这是近代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历史的必然

著名史学家蒋廷黻在年出版的《中国近代史》中,“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上的问题:

中国人能近代化吗?

能赶上西洋人吗?

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

这一世纪之问,一语道破此前此后,年间中华民族的使命与追求。

自从年鸦片战,各阶级争相登上历史舞台:

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灭亡了,历史的逻辑不再是“黄天已死,苍天当立”;

官僚资本主义的“洋务运动”破产了,器物的改良改变不了封建的腐朽;

最后一批“中学知识份子”主导的维新运动失败了,历史的车轮已等不了缓慢的改良;

羸弱的“北洋政府”必须要出卖国家利益为代价才能维持它的统治;

以“民主、民生、民权”为宗旨的“辛亥革命”,最终被封建地主、买办资本家、政治投机者窃取了果实。

什么样的道路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什么样的道路能带来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什么样的道路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引领中国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最终,回答这一问题的重任交给了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手里。

南湖红船--国共合作--“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八七会议”--井冈山--三湾改革--两万五千里长征--“遵义会议”--全面抗战--解放战争--《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社会主义改造”--“核讹诈”--“两弹一星”--对越自卫反击--改革开放--新时代......

年来,从一个50人的党组织,历经磨难,打倒军阀、抵御外族入侵、争取民族解放,建立新中国。

对资本家、地主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让广大劳动人民成为了国家的主人。

面对美、苏帝国主义的“讹诈”顶住压力,经历4场“立国战争”,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西方的封锁、禁运下,完成了核弹、火箭、卫星等战略威慑力量,让中国人民有了强有力的保护伞。

改革开放40年,让给中国从一个贫穷、落后、封闭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再也不是那个多年前在“巴黎和会”上没有发言权的“北洋政府”了,这是一个发起“一带一路”、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国家。

历史还在继续,这是“马克思改变中国,到中国改变马克思”的历史!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bing91.net/fyqydyy/13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