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愈,多为医学领域所使用,常指身体的一种稳定和平衡的自我恢复调节机制,即能够抑制自毁或者抑制事物的衰减,就称之为“自愈”。
当然,除了指单纯的身体上的自愈机制,心理更需要自愈地参与,正所谓“生活不易,三分靠治愈,七分靠自愈”。
生活中发生的种种事情,虽然不会直接对我们的身体造成肉眼可见的伤害,但是需要一个强大的内心去一一消化,这时,拥有自愈能力的女性,往往能够在生活中掌握主动权。
当然,自愈能力地掌握并非难事,有三种自愈方式务实且简单,女性学会了,将活得越来越漂亮。
习惯的养成,给身体缓冲机会
曾在知乎上看过一个提问:“熬夜快感的本质是什么?”下面有个回答如此说道:“白天上班时间不属于自己,熬夜时的独处,能够找回自我。但这份自由,却是牺牲健康换来的。”
要问晚上睡觉时间大概是多少,十之八九的女性都是凌晨起步,有的甚至直接通宵,白天才来补觉。
刘静就对此深有体会,上个星期四晚上,她为了消愁,点了宵夜,几瓶啤酒下肚,心里并不觉得舒服,反倒头开始痛起来,一痛就是大半宿,后来还是刷着视频分分心缓解了。
一番折腾下来,到了凌晨三点多,她才睡着,第二天不出所料地迟到了,倒霉的是正遇办公室主任抽查,被抓扣了工资还挨了批。
更要命的是,正当她昏昏沉沉的时候,上星期赶的计划书又被打了回来,还被命令下班前改好,身心不在状态的她只能强忍着睡意修改。
不充足的睡眠,直接带来的影响就是对于时间安排的混乱,因为一时的瞌睡,会导致之后的一系列事情的延误。
与此同时,更严重的是对身体造成的伤害,不规律的作息让身体系统变得异常,不仅会感到不舒服,长此以往,对于思维和记忆等方面损害更大。
按时睡觉,能够给身体充分的缓冲时间,暂停大脑的过度思考,尤其是当思维本就已经混乱的状态下,唯有充足的睡眠能够缓解混乱带来的焦虑。
塞万提斯说过:“睡眠是对醒着时的苦恼的最佳治疗。”
我们在烦恼时,常听到一句“睡一觉吧,睡一觉一切都会好的”,其实这并不无道理。
很多时候,我们陷入苦恼,并非事情真的没有解决的出路,而是心急导致大脑趋向死机状态,这个时候,暂停关机,充好了电再重启,解决方法便一目了然。
保持运动频率,合理排泄情绪
若要问什么是身体最需要排泄的废料,那一定非坏情绪莫属了。
有时候情绪一上头,女性很容易就会乱发脾气,若是碰上善解人意的,还能理解你的突然爆发;倘若对方较真,那完全是你自己自讨苦吃。
成功学之父奥里森·马登说过一段话:“任何时候,一个人都不应该做自己情绪的奴隶,不应该使一切行动都受制于自己的情绪,而应该反过来控制情绪。”
那么,有效疏解情绪的方法,莫过于运动了。
有研究表明,坚持锻炼的人,在智力和反应方面明显高于很少运动的同龄人。同时,运动可以有效地治疗神经紧张等问题。
保持一个稳定的运动频率,不仅能够给身体带去健康,而且还会让自己处于一种完成目标的满足感中,有时候还会在运动途中发现更多美好的事物。
小光和男友分手快一年了,在刚分手的那一个月里,小光内心压抑,只要是没有工作了,满脑子就是在想为什么对方会离开自己,似乎自己已经深陷被分手的泥沼中无法脱身。
之后在朋友的建议下,她开始跑步,每天下午绕着公园路跑个半小时,就这样坚持了半年,小光发现自己生活变规律了,心里也没有那么疑惑
想起跑步时曾看过的不一样的夕阳,小光眼睛里闪着光,说道:“我看过了那天的夕阳,才发现生活还有很多美和惊喜等着我,我更不应该沉湎于过去和虚无。”
坏情绪需要一个出口,而运动则是最好的选择,当摆脱了情绪的折磨,女性将拥有更好的生活。
培养自信力,告别旧式的自己
很喜欢一句话:“打不死我的,终将让我强大。”
从小到大,每个人都经历了种种,幸运的人有人指路,喜多于悲;不幸的人全靠自己摸爬打滚,悲中找喜却枉然,
可是,不管以前如何,当下才是最为重要的,同时如何做好当下的的自己,才是关键的人生课题。
看过一个故事,女孩朱迪因为长相被家人嫌弃,被称她为“天鹅堆里的丑小鸭”,这对朱迪造成了极大的打击,一直以来,她都认为自己是一个无用的丑陋之人。
一日,她苦着脸来到教堂,一个人自言自语道:“上帝,你也会因为我的相貌而抛弃我吗?”
一旁的神父听到后,拍了拍她的肩膀说:“不是每一个天使都被称为漂亮的天使,就算不漂亮,也一点也不妨碍她是天使这一事实。”
我们一直在寻求认可,但是真正能够征服我们内心的,是自己对自己的认可。
海明威说:“生活总会让我们遍体鳞伤,可是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
培养自信力,追寻自己喜欢且擅长的事情,给自己提升的空间,告别过去并不满意的自己。
《抱怨的世界》如此说道:“如果不喜欢一件事,就改变那件事;如果无法改变,就改变自己的态度,不要抱怨。”
自愈是一个持续且漫长的过程,有时候是需要一辈子来爱自己,一辈子并不长,那么何不好好地对待自己,正视自己,给自己活得越来越漂亮的机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