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政策东风,即时零售驶入快车道

免费多视频网站vip会员账号 https://news.360xh.com/202109/23/66346.html

青橙财经天辰

编辑

六子

在移动互联网的存量时代,即时零售已成为为数不多的高增长带。

刚刚过去的“双12”,可谓是静悄悄。阿里,取消了双12活动。其他举办的各大传统电商平台,则集体“沉默”,既没有铺天盖地的宣传造势,也没有公布GMV(商品成交总额)。实际上,一个月前的“双11”,各大电商平台就没有公布GMV,这也被称为史上最冷的“双11”。

不过,即时零售却成为难得的亮点。根据几家平台发布的战报显示,商家参与数量、品类、成交额等均实现了大幅增长,对应的配送时间,也由曾经的“半日达”升级为“小时达”、“30分钟达”。

实际上,这些战报只是即时零售迅猛发展的冰山一角。多方统计数据预计,中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在年将突破万亿。

另一方面,近年来,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也推动即时零售发展进入快车道。年初,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共同配送、即时零售等新模式”。7月,商务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支持发展线上线下融合的即时零售模式。”

作为新零售业态和消费模式,即时零售是传统零售与电商模式的融合与迭代,既是千万商户的福音和必修课,也是互联网大厂发力的新方向。随着整体大环境的利好,即时零售发展已驶入快车道。

01、市场发展,大势所趋

据星图数据发布的《年双十一全网销售数据解读报告》显示,年双十一总交易额达亿元,同比增长仅2.1%,降至个位数,已是近年来最低。综合电商销售额达亿元,同比下降1.12%,连续两年下降。

不仅如此,据上观新闻统计的数据显示,今年“双11”的百度搜索指数,是近10年来一个冰点,峰值搜索量较去年同期下降60%;而微博最火热的话题是:“双十一是不是卖不动了”。

整体交易额的减速,也反映出如今商家普遍面临的经营困难,即:流量获取难、销量转化难、增量不确定。

具体来说,如今线下消费仍处于恢复中,商家线下获客的难度依然很大,成本也很高。而当传统电商以及短视频流量都趋于见顶时,商家的线上销量也面临转化难题。此外,各大电商平台虽然都下了“最低价”的死命令,但商家负担也不小,佣金、坑位费、流量费等水涨船高,让多数中小商家苦不堪言。

实际上,这样的问题已积累多年,只不过被此次“双11”,捅破了最后一层窗户纸。

不过,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几个互联网大厂的即时零售数据却表现抢眼。

其中,美团闪购“双11”当天,参与活动商品数量同比增长%,即时零售呈现全品类繁荣,包括衣、食、住、行、娱等领域,销售额创历史新高,尤其是数码家电、美妆个护、宠物食品、百货服饰、母婴玩具五大核心品类。整个“双11”期间,美团闪购有超80万家线下门店参与。

京东到家方面,共有超0万家实体门店参与,“双11”当天,京东小时达成交额同比增长5%。整个“双11”期间,达达快送配送总单量达2亿。

饿了么参与商家数量同比去年增长50%,“双11”当天,超过90%的合作品牌的成交量突破历史峰值,近个品牌成交额较去年增长超%。

之所以能与电商形成巨大反差,还在于即时零售市场正处于蓬勃发展的进阶阶段。

今年9月,据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布的《即时零售行业发展报告()》显示,即时零售近年来一直保持50%以上的年均增速,年市场规模达到.86亿元。预计年,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将达到年的3倍。

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互联网大厂持续发力。以美团闪购为例,根据美团发布的今年三季度财报显示,美团闪购订单量、商家规模及用户规模均显著提升,日订单峰值在七夕节当天突破万单,创下新纪录。用户方面,不同线级城市的用户数量不断增长,尤其是低线城市,核心用户的购买频次也加速增长。商户方面,美团闪购推动中小商家的数字化,与近00个品牌开展合作。三季度年度活跃商家数同比增长30%。美团闪电仓已突破家,有效补充了传统的线下零售供给。在过去三个季度中,美团闪购业务两年复合增长达到了50%左右,预计四季度的两年复合增长率可以达到5%,高于广义电商行业的增速。

海豚社创始人李成东表示,“双11”遇冷跟直播电商有很大的关系,由于直播电商每天都高喊全网最低价,相当于把“双11”常态化了,所以很多消费者在“双11”的购买意愿没那么明显了。而即时零售的兴起是消费习惯的转变,疫情期间最大的推动不是直播而是即时零售,大家不出门在家买东西已变成习惯。直播跟疫情其实没那么大关系,主要是场景的变化。

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也认为,即时零售得益于消费习惯改变,消费者更愿意消费本地零售商品。行业本身基数小,所以增速快,同时即时零售开始兼顾配送效率和价格的优势,以及线下多种新业态的发展,例如会员店、折扣店、社区店等,增加了即时零售平台的供给。此外,美团闪购等平台为寻求差异化发展,纷纷加大自有品牌的研发和投入以及促销力度。

02、政策加持,未来可期

近年来,国内相关政策的出台对即时零售的发展也是一大利好。

年7月,商务部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bing91.net/jzxfyfbyy/141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