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城市的孩子正在经历一场看不见的危机:大自然从他们的生活中彻底消失了。他们被数不清的家庭作业、课外培训与电子屏幕包围,困在钢筋水泥森林中,远离山溪与鸟鸣。
针对这场危机,年美国著名作家理查德·洛夫在《林间最后的小孩》中提出了“自然缺失症”概念,他忧心忡忡地指出,已经有许多研究发现,孩子缺乏与大自然的接触,会带来肥胖、焦虑、注意力缺陷等身心问题。只有将孩子重新带回大自然,让他们在林间、田野与山风中奔跑,他们才能健康成长。
由此,越来越多教育者注意到自然教育的重要性,但理想的自然教育,必须环境、教师与教学三者协力才能达到最佳效果。那么亲自然的学习环境、老师和自然教学,要如何相互配合,才能促进孩子们身心智全面发展呢?
在深圳,恰好有这样一个营地,在积极探索自然教育而且已经初见成效。更为难得的是,他们在寸土寸金的深圳,利用有限的空间打造了一个内涵相当丰富的自然教育园地,让我们看到了在城市中开展自然教育的可能。
正如著名的生物学家、《寂静的春天》的作者蕾切尔·卡逊曾说:“凡是沉浸于大地之美的人,终生都不致孤单或厌倦”。让孩子在自然中探寻,无疑能成为他/她一生的礼物。
作为LIFE教育创新·湾区探访的第一期,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与您一起带上问题与思考来到小泥巴营地,探寻自然教育的一百种可能!
01
活动时间
年4月18日(本周日)
下午14:00—16:30
02
活动地点
小泥巴营地(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长发中路6号)
03
参访对象